最近一个月,陀螺君疯狂迷恋一款模拟养成游戏:《火山的女儿》。
我几乎每天都会花一两个小时陪我的“赛博女儿”读书、画画、聊天,玩情景扮演游戏,四处走走逛逛。而在用20多小时打通关之后,我又迫不及待开启了二周目——这在玩游戏奉行“单线程主义”的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和我一样沉迷养女儿的人不在少数。截止目前,《火山的女儿》在Steam上已收获超11000条评论,好评率96%(好评如潮),而且有为数不少的玩家通过多周目给女儿刷不同的结局、CP以及230个成就……毕竟,谁不喜欢看到一手养大的女儿拥有更多的奇妙人生呢?
(资料图片)
据该作发行商Gamera Games公布的成绩,《火山的女儿》3天就卖出了15万份——倘若你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我再分享一个数据:Gamera 发行的另一款国产单机名作《戴森球计划》4天的销量是20万,而其题材和品类显然要比《火山的女儿》大众一点儿。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乐此不疲地扮演“老父亲”?在养女儿时我们又在追求着什么——我想这可能是所有玩家游玩过程中从未搁下的问题。
人活着就是为了听女儿的笑声
女儿有多可爱?相信只要听过女儿银铃般的笑声,嘴里时不时哼着的不成调的小曲儿,以及小时候奶声奶气的“爸爸”,长大后一口一个“父亲”,再冰冷的心都会融化。
我甚至不舍得跳过女儿的语音文本
这种甜蜜温馨的感觉,在看到那用手绘风描画出的可爱模样时便更加强烈:在家中,女儿以活泼可人、亭亭玉立的立绘形式示人;
到了街上,女儿就变成了一个穿着小裙、走路时眯着眼睛笑的三头身小人儿;
而在触发特定事件的CG中,干净的线条和利落的笔触则将女儿勾勒成唯美动人的少女。
当然最让人心生怜爱的,是父女二人相互扶持的感情:为了将亡妻留下的女儿拉扯成人,作为父亲的你将女儿视作全部,所思所想都是怎样给她最好的成长环境;而女儿除了身边的朋友、老师、领主大人,生命中所能依赖的也只有她唯一的亲人——父亲。
女儿就是贴心小棉袄
就在这样的美术、人设及故事背景下,一个仅限42回合的养成游戏开始了。
与女儿的人生未来息息相关的小玩法
只看基本玩法,《火山的女儿》与日本经典少女育成游戏《美少女梦工厂》以及2018年发售的国产养成游戏《中国式家长》非常相似:每个回合你可以为女儿安排行程,并通过各种冒险、课程培养她的数值;待到成人礼时,系统便根据养成成果和你的选择,决定她的最终结局。
而区别则在于,《火山的女儿》拥有足够的自由度: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游戏也将逐步解锁七张地图(包括家)以及近十种小玩法(相当于是养成方式)——关键是,这些小玩法已经不能用“量大管饱”来形容了,简直恨不得做到独立游戏的极致。
单说小玩法中最复杂的“探险”系统,就是一套加入了肉鸽元素和组队元素(选择不同好友加入队伍可获得不同援助技能)的回合制RPG卡牌。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此外,诸如“探查黑巷”“抓马+赛马”“骰子”等等都堪称自有其乐的小玩法。
更不用说,地图上还散布着“耕地”“烹饪”“钓鱼”“炼金”“舞会”等虽没有太多深度,却让养成过程足够有趣的小游戏。怎么说呢,这些小玩法、小系统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地图上,莫名地让这个世界——这个女儿生活的世界——变得生动热闹,生活气息十足。
烹饪系统
游戏的自由度还体现在女儿的心理层面。除了养成游戏常见的心情值,《火山的女儿》还有一项重要的数值设计:黑暗值。
偷窃、探索黑巷、打工(如当搓澡女佣、私人女佣等),或是没能及时与青春期的女儿谈心,都可能增加其黑暗值,而这项数值的多寡也将直接影响她的人生走向。
而无论你是通过探险积累丰富的战斗经验,从而让女儿成为一名所向披靡的骑士;还是把魅力属性拉满,帮助女儿步入上流社会、成为交际花;亦或一念之差,让女儿失落于风尘。女儿未来的所有命运,都掌握于你的指掌之间。
上流艳妇结局
极高性价比,用爱开发出的恐怖内容量
抛开数量多到令人咋舌的小玩法,更让人叹服的是游戏恐怖的内容量。
据官方公布的信息,《火山的女儿》总计有50个职业结局,男女各有5名可攻略角色,3种情感结局、18种结婚结局。
同时,游戏还足足拥有330张几乎没有差分且精致到爆的CG——但制作组似乎还不满足于此,据说她们想在后续更新后继续优化CG质量。
不仅如此,社交舞会中所遇到的路人角色甚至拥有不下于可攻略角色的立绘质量,以至于你很想吐槽制作组到底有几个肝。
同样惊人的还有游戏随处可见的细节。
比如在某些事件发生后,或是特定节点来临前(如举行小鸟节、成人礼等),路边的NPC与女儿的对话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当女儿换上不同礼服时,聊天内容亦会随之改变。
又如,如果女儿把莫娜送你的戒指当做礼物送还给她,莫娜会很失望地回问一句,“这不是我送你的戒指,怎么还给我了,不喜欢吗?”当你将魅药送给不同角色时,他们会闻到各自喜欢的味道:“直男”泽闻到的是酒味,而“铁女酮”妮娜闻到的则是女儿的味道。
虽说游戏主线剧情并不长,但人物支线剧情、聊天内容以及报纸的信息却大得惊人。据官方透露,《火山的女儿》剧情总文字量达到了20万。
每个月的报纸
在这些丰富的玩法、内容及细节背后,是该作无可挑剔的性价比。《火山的女儿》全价仅售35元,首周85折只要30元不到,而上文提到的所有内容均出自两个北京女生之手,这款模拟养成游戏是她们耗时3年、用爱制作的第一款游戏。
Staff表显示,养蛋人工作室一共就两位开发人员:Fry和Zoi
“向现实世界投射一个虚拟拥抱”
她们的爱也确实传递给了《火山的女儿》的所有玩家。
最真切的感受是,我总是觉得游戏当中的时间不够用,并时常担心女儿长大成人便要离我而去。
结局时女儿寄给父亲的信
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自私。但女儿每周目的“电子生命”只有那么可怜的42个回合,每个回合仅仅13点行动力(加上睡回笼觉,睡树墩子,吃饭回的体力满打满算一回合也就25点左右),因此我心里的全部念头,都是希望她能在有限回合内,体会更多少女时代的快乐,和所有人都交上朋友,成为一个力量、智力、魅力以及各项课程数值全部拉满的“三维怪物”。
我想,所有玩家应该都跟我一样——我们想把陪伴女儿的时间尺度尽可能地拉长,长到能看到她幸福地度过此生,长到能看到她与所爱之人以及爱她的人相伴永远。
但四季轮回,生命不止。当你来到冬天的最后一个回合,和所有人对过话,接受过所有人的祝福,用光了所有的行动力,将包裹里所有攒下的消耗品用光,却迟迟无法点下“安排”按钮,不忍催促女儿出发参加成人礼、开始下一阶段的人生旅程,这时你才会稍许理解为人父母的辛酸。
但随着我们逐渐成长、步入人生的下一阶段,我们势必会慢慢明白:能一直看着自己的孩子鲜活地生长于这个世界,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玩家们究竟在《火山的女儿》中追寻着什么?
真的仅仅是为了体会身为“老父亲”的其间况味吗?我没法儿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我想我们一定在寻找某种微妙难明的情绪,去填补过去已然遗落,现下又正在失去的某种东西。
正如一位玩家所说:“又来抚养女儿,以逃避或弥补你的家庭issue、未竟的梦、得不到的人际关系,试图用无数的结局堆砌给女儿,也就是你的投射一个虚拟的拥抱啦?”